德国足球职业联盟(DFL)将于今年 9 月进行主席团改选,拜仁慕尼黑的最新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据《踢球者》报道,拜仁已正式提名董事会主席扬 - 克里斯蒂安・德雷森(Jan-Christian Dreesen)参选 DFL 主席团成员,而现任代表拜仁的 CFO 迈克尔・迪德里希(Michael Diederich)则在内部面临巨大压力,连任前景堪忧。
一、权力更迭的戏剧性转折
此次提名堪称拜仁高层权力格局的 “地震级变动”。事实上,迪德里希在 2024 年 12 月才刚刚接替德雷森成为 DFL 主席团成员,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拜仁内部权力交接的明确信号。然而,仅仅 8 个月后,拜仁便宣布与迪德里希提前解约(原合同至 2026 年),并重新推举德雷森参选,这一决定被《图片报》形容为 “德雷森在权力斗争中的完胜”。
德雷森的 “逆袭” 背后是复杂的内部博弈。2024 年 10 月,德媒曾曝出他与迪德里希因战略分歧爆发冲突,甚至有传言称德雷森可能被解除董事会主席职务。但转折点出现在同年 11 月 —— 拜仁监事会主席赫伯特・海纳(Herbert Hainer)公开表态支持德雷森,并将其合同延长至 2027 年,彻底巩固了他在俱乐部的核心地位。此后,德雷森主导了拜仁队史最昂贵引援(1 亿欧元签凯恩)以及迪亚斯(7500 万欧元)等关键转会,进一步证明了其决策影响力。
迪德里希的 “失势” 与其在 DFL 的表现密切相关。作为前银行家,他在 2024 年接任时曾被担忧会因财务强硬作风引发争议,尤其是在 DFL 的资金分配问题上。尽管初期表现平稳,但拜仁内部对其 “未能有效维护俱乐部利益” 的批评逐渐升温。例如,在 DFL 投资者计划失败(因球迷反对未能引入外部资本)后,迪德里希被指未能在主席团中争取乐鱼官方到足够支持,导致德甲错失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机遇。
更微妙的是,迪德里希的商业背景与拜仁传统的 “足球优先” 理念存在冲突。2024 年 7 月,他在主导奥迪夏季巡回赛时强调 “商业回报优先”,这一策略引发部分监事会成员不满,认为其过度重视短期收益而忽视球队竞技目标。反观德雷森,他在 2016-2024 年担任 DFL 主席团成员期间,曾推动德甲引入 VAR 技术、优化转播分成机制,并成功为拜仁争取到更多欧战收入分成,这些政绩成为其重返的重要筹码。
三、DFL 改选的战略意义与德甲格局
此次选举正值 DFL 战略转型的关键期。根据 2025 年 1 月通过的新分配机制,DFL 将从国际媒体收入中划出 500 万欧元专项支持非欧战球队,并计划投入 5000 万欧元用于集中营销。德雷森若当选,预计将推动两项改革:一是调整德甲海外转播分成比例(目前拜仁仅占 12%),二是重启投资者计划并限定资本仅参与数字化建设。
拜仁的提名也暴露了德甲内部的权力失衡。作为联赛龙头,拜仁过去十年通过 DFL 主席团席位主导了多项政策,但近年来多特蒙德、莱比锡等俱乐部要求 “削弱拜仁话语权” 的呼声渐高。此次德雷森参选可能引发其他俱乐部联合抵制 —— 例如多特主席劳巴尔(Hans-Joachim Watzke)已公开表示,“DFL 需要更均衡的代表结构”。
四、德雷森的个人权威与拜仁的未来布局
德雷森的回归不仅是职位的轮换,更标志着拜仁管理层 “去金融化” 的倾向。2023 年接替卡恩担任 CEO 后,他逐步将决策权从财务部门收归董事会,并强化与监事会的直接沟通。例如,在沃尔特马德转会谈判中,德雷森绕过体育总监埃贝尔直接与斯图加特高层沟通,这种 “越级管理” 模式虽引发争议,但被海纳评价为 “高效且符合俱乐部利益”。
从长期看,德雷森的 DFL 席位将成为拜仁争夺欧洲话语权的支点。2024 年,他在欧足联俱乐部协会(ECA)会议上提出 “德甲 - 英超联合营销计划”,试图打破西甲和意甲的传统垄断。若连任成功,他可能推动 DFL 与英超联盟建立数据共享平台,并联合抵制欧超联赛的重启计划。

结语
拜仁的提名不仅是一次人事调整,更是德国足球权力版图的重塑。德雷森的回归象征着拜仁传统管理模式的复辟,而迪德里希的黯然离场则折射出商业思维与足球文化的深层冲突。随着 9 月选举临近,这场博弈的结果将不仅影响拜仁的未来,更可能决定德甲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兴衰走向。